时间:2023-07-31|浏览:193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
据邹澜介绍,人民银行注重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因此使用了较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去年,为了应对疫情影响、稳定经济,人民银行推出了多项新工具,如支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保交楼等。总体来说,结构性货币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一共有17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额约为6.8万亿元,有效地引导了金融机构合理向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投放贷款。
邹澜指出,在决定设立、延续和退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方面是经济运行中突出的结构矛盾,比如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了缓解其融资压力,人民银行推出了多项帮助小微企业的结构性工具,包括长期性工具如再贷款、再贴现,以及阶段性工具如疫情期间推出的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快速提升特定领域金融服务意愿和能力的情况。例如,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具有较强外部性,人民银行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等。
鉴于上述情况可能随着经济金融形势变化而变化,因此大部分结构性工具都是阶段性的,设立时都有明确的实施期限。在期限到期时,如果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或者商业银行的服务意愿和能力有效提升,结构性工具完成了政策目标,将按时退出。
邹澜补充表示,需要注意的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起到的是牵引带动作用,激励商业银行迅速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引导其在特定领域增加信贷投放。持续的商业银行贷款才是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关键。通常还会继续巩固成效的其他宏观信贷指导政策。此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退出是平稳有序的,中央银行不再新发放资金,但已发放的存量资金可以继续使用,最长使用期限可达3至5年。因此工具的机制设计本身就是缓退坡的。
接下来,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精准有力地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会继续保持长期性工具如再贷款、再贴现的稳定性,并实施在实施期的阶段性工具,为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持续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