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浏览:210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
这已经是新华社在两天内第3次对比特币发文进行质疑了。5月28日晚,新华社发布了一篇题为《1万台“矿机”一个月能“吃”4500万度电!挖的是“币”还是“坑”?》的文章,质疑比特币挖矿带来的巨大能源损耗。29日中午,新华社又发布了一篇题为《加密货币,是金融创新还是“庞氏骗局”?》的文章,再次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真实价值和给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进行了提问。
距离比特币高点暴跌已超过46%,近24小时已有超过9万人和32亿资金爆仓。
继前一日暴跌7%之后,5月29日,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再次出现大跌,截至发稿时,比特币报34038美元,当日跌幅达4.6%,盘中一度逼近34000美元整数关口。
根据比特币家园网的数据显示,近24小时全网爆仓人数超过9.7万人,爆仓资金达到5.09亿美元(约32.4亿元人民币)。
自今年4月中旬刷新63588美元的新高之后,比特币价格开始快速下跌。尽管在5月初有过大幅反弹,但随着国内监管趋严,比特币连续出现了大幅下跌的趋势,目前价格较最高点已跌超46%。
在过去两天里,新华社已经多次发文质疑比特币。5月28日,新华社发布了一篇题为《1万台“矿机”一个月能“吃”4500万度电!挖的是“币”还是“坑”?》的文章。
文章中提到,记者访问了某个矿场,场内有大量服务器装满了闪烁彩光的机房,但没有什么工人,只能听到风扇的声音。该企业2020年全年的纳税额只有25万元,而月均耗电量却达到2500万度。今年前四个月,纳税额只有9万元,但月均耗电量则高达4500万度,相当于1.5万吨标煤的能耗!
5月29日,新华社又连续发布了两篇质疑虚拟货币的文章。
在《加密货币,是金融创新还是“庞氏骗局”?》一文中提到,比特币在过去一年里经历了起伏不定的市场行情,一边让人暴富,一边让人亏损。在剧烈波动的背后,比特币的真实价值难以评估。许多金融业人士表示,投资加密货币面临巨大风险,很难确定比特币的实际价值,投资者应该谨慎选择。
以比特币、以太币和瑞波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并没有主权信用背书,是通过算法生成的。因此,业内对于加密货币能否称为真正的货币存在争议。
文章还引用了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郭杰的观点,他认为比特币的实际应用场景非常有限,其价格的飙升就像是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甚至可以说是“庞氏骗局”。郭杰说,推广加密货币的机构擅长使用晦涩难懂的科技术语,以说服投资者相信这是一场革命性的事件,从而刺激市场盲目投资的“羊群效应”。
在新华社最新发布的文章《百倍杠杆!疯狂的“币圈”带来“暴富”还是“爆仓”?》中提到,许多加杠杆的投资者只关注选对了趋势后账户资金的疯涨,却很少想到选错趋势后可能面临的巨大损失。如果没有足够的头寸来追加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保证金,很多投资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以前引以为傲的账户爆仓。
今年1月,投资者周先生带着50万元资金进入市场,希望能够在“牛市”中大赚一笔。一开始,周先生的账户资金随着市场的疯狂炒作迅速增长,一度超过300万元。然而,随着5月19日的大跌行情到来,他的账户资金迅速缩水。他不甘心,使用了十倍杠杆想要尽可能底仓买入,但市场继续大幅下跌,他的300万元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内全部“蒸发”。
虚拟货币的价格波动非常剧烈,比传统资本市场的风险更大,而合约交易进一步放大了风险。
“在虚拟货币市场,单日涨跌50%被认为是正常的。高杠杆带来了极高的风险。因此,即使你赢了99次,只要输掉1次,都可能会彻底破产。”资深投资者刘鹏说道。
文章还指出,在高杠杆的情况下,许多投资者损失了全部资金,而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却稳定获得收益。“不论投资者是赚钱还是亏钱,交易平台都会收取手续费。虽然国内已经清理了大部分平台,但仍有一些平台转向海外市场,目标依然是国内投资者。一些网站页面是中文的,客服也讲中文,目的是规避监管。”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