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浏览:201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
巴曙松表示,数字人民币可在未来应用于粤港澳大湾区“理财通”。由于数字人民币具有可追溯性,有望解决在传统框架下,如KYC(了解客户)等原来必须面对面才能解决的问题。
香港金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合作,共同研究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的技术测试,并作相应的技术准备。目前,该项技术测试只限于香港指定的中银香港,与获邀的200名银行员工和商户共同参与,就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消费作出技术准备。
国际结算银行在去年的报告中指出,公众忧虑新冠病毒可能通过现金传播,使得运作灵活的支付基础设施显得更为重要,包括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在内。
根据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数据,自2018年推出的“快速支付系统”已有690万人注册用户,去年12月交易量较系统推出初期增长10倍,表明在新冠疫情下,大众更愿意使用虚拟和电子支付系统。
调查数据显示,全球80%的央行正在积极研究数字货币问题。其中约50%同时研究零售模式和批发模式,35%只研究零售模式,15%只研究批发模式。约40%的央行的研发工作已从概念研究阶段发展到测试或概念验证阶段,还有10%的央行已开展相关的试点计划。
巴曙松认为,批发模式的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银行之间或相关金融机构之间的大规模低频金融交易,而零售模式的央行数字货币则专注于个人的日常消费场景。
全球约10%的央行已将数字货币的发展推向试点阶段。如果电子在岸人民币在大湾区的跨境试点应用成功,将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由于数字货币具有可追溯性,有助于加强人民币的流通性。
根据普华永道全球加密科技主管合伙人狮恒利的说法,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行可以促进跨境支付交易,使付款变得像发送Whatsapp消息那样方便。目前传统跨境支付的成本高达7%。数字货币的推出将有效减少洗黑钱和贪污活动,全球洗黑钱活动涉及的金额相当于全球GDP的5%至7%。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在疫情之前,每年到访香港的内地游客高达五六千万人次。巴曙松表示,如果电子在岸人民币得以在大湾区跨境试点应用,将有助于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国际结算银行的数据显示,至少有36家央行在2020年7月中旬公布了零售或批发央行数字货币的工作。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货币电子支付(DC/EP)项目可能是全球最先进的央行数字货币项目。
香港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项目初步完成,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受到广泛关注。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由央行直接发行数字货币可以减少商业银行发行货币的环节,并便于追踪交易,减少非法活动。
该副局长认为,中国内地央行数字货币试点计划将为香港提供经验,并与金管局探讨跨境使用电子在岸人民币,以方便大湾区居民和内地旅客。为适应新金融科技应用,金融科技人才将起到关键作用。香港已经拥有600家金融科技公司,并有六所大学提供相关课程培养人才。此外,香港还有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来支持相关发展需求。
早在2017年,香港就开始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并成为首批加入国际结算银行创新枢纽的地区之一。目前,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19家银行和五家其他企业将参与第二阶段项目,并以实际贸易交易试行运作。预计该研究成果将于2021年第一季公布。
国际结算银行创新枢纽香港中心主管Bénédicte Nolens透露,该项目将来将扩展到更多不同的货币,并且将有更多央行参与。然而,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