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浏览:159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
DeFi就是去中心化的金融,DecentralisedFinance的意思,这就是DeFi的由来。
把金融去中心化最大的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用什么来取代「信用衍生」。基础的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转账,是「所有权」的转移,我「拥有」一个比特币,我转给你了,那么这个比特币的所有权就归你了。这种转账的性质赋予了加密货币「资产」的特性,具有很强的抗审查、抗监管的能力。因为借贷关系政府是很容易控制的,只要宣布冻结张三的帐户,那么银行里面的这些钱其实张三就无法动用了。但是除非有人用物理手段逼着张三转账,否则张三有几个比特币,他始终就有几个,不会受到其他外在力量的干预。
问题,把这一套挪到金融上,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怎么把所有权玩出乘数效应来?我们找银行借贷,明知道银行里的钱是储户的,我们相信银行不会滥借,因为银行有准备金,有央行监管。所以银行手里有100万,能够借出去300万,我们也不担心,反正一切都是个数字。但是所有权……我有一个照相机,借给你用可以,你现在要找我贷三个相机,说拍完之后还给我五个,我哪里去变?我就算有,借给你了怎么保证你能还给我,怎么保证你还的起?之前现在就变成阻碍了。
而DeFi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要在区块链上模拟出我们平常见到的金融交易,像最基本的借贷和各种高级的金融衍生品。高级金融衍生品,从区块链的角度来看并不复杂,因为本质上都是合约,在智能合约里面总可以分解成最基本的借贷、抵押和所有权转移,所以核心就是去中心化的「信用衍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的就都是计算机系的人做的事情了。
DeFi目前是通过跨链来解决抵押,通过保证金制度来解决杠杆,最终实现了类似于信用衍生一样的操作。我们拿比特币和以太坊作为例子,假如跨链的名字叫XX链,XX链上的货币叫做XX币。比如我想抵押比特币换取以太坊,我就可以:把比特币锁定在一个特定的地址,此时会在XX链上生成一个代表这个比特币通证Pseudo-BTC,然后我在XX链上用智能合约抵押这个Pseudo-BTC,生成了相应的XX币;然后拿着XX币购买了一定数量的Pseudo-ETH,然后把这些Pseudo-ETH所对应的抵押物ETH释放出来,交易结束。整个过程都是智能合约来完成的,没有人的参与。而如果我到期不还,那么我抵押的比特币就没有了。智能合约到期执行执行,把我抵押的这个比特币进行违约处理。这样能实现了等额抵押,但是金融的魅力在于以小博大,所以我们需要超额抵押。也就是希望能够抵押1个比特币,临时的借2个,乃至于10个比特币来进行投机。
假定XX链上有一个银行,大家没事可以把比特币锁定了,然后PseudoBTC送到这个银行里。现在的难题是,资金池有了,这个银行怎么来进行超额借贷,产生利息,还不产生坏账呢?
去中心化借贷,对坏账是零容忍的——因为有一点点坏账的可能,那么在一个没有信用的世界,这个0就会变成100%。这其实蛮道家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正是因为有了「武德」这个东西,才会有人不讲武德,才会出现坏账。如果制度设计的就是把任何人都当作奸贼来防,那就没有坏账的空间了。怎么才能没有坏账呢,智能合约强制平仓呗。
智能合约的优势就是一切都在链上,在链上就可以自动化。你拿1个BTC抵押,我可以借给你10个,但是借给你之后,如果你的任何操作,导致帐户上的资产价值小于9.05个BTC,那么对不起,合约自动执行,你的抵押物充公。
这个其实和股票、期货、外汇的保证金是一样的,只是在链上去中心化的执行了。有了杠杆、有了抵押、有了资金池。金融最基本的东西都具备了,理论上什么复杂的衍生品都能设计出来的。
因此,DeFi市场空间极其庞大。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无法承载大规模的DeFi应用。以太坊正在进行2.0扩容升级,前途未卜。倒是有一些像UENC这样的后起之秀极具创新性,有望成为未来DeFi应用的承载者。
UENC是一个以跨链为方向的可扩展基础公链,主网已上线。UENC实验室提出并采用的DPOW共识算法,是对以太坊POW共识算法的全面革新。从根本上解决了交易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