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17|浏览:7268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
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城市发展同时面临城镇化与生态化两大任务。为此,寻求一条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包容性发展道路成为必然。本文认为,基于“生态融城”理念的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可引导城市整体形态与生态环境大格局的优化,最终实现城镇化与生态化的和谐发展。详情见下文。
一、问题与挑战
过去40年间,城镇化的“聚集效应”带给城市巨大的冲击,高速的集聚与发展、强力推进的城镇化路径与方式导致城乡区域地形地物、土地覆盖、生态环境发生骤变,城镇化与生态化从一开始就构成冲突。与此同时,日渐引起关注的城市生态建设工作,也因其认知局限而面临一系列日益严峻的问题与挑战。
1.1 生态地位缺失——重建设轻非建设
比较绿地生态建设的低动态特征而言,城市开发建设的高动态特征相对强势。因而,我国城市长期以来保持着以建成区(建筑、街区等)布局为主导的规划方法和以人工环境为主导的建设模式,而作为公共资源的绿地生态空间,却因有限或无限地让步于城市开发而日渐沦为城市中的“弱势空间”,被动地适应于城市建设发展,最终遭受大量缩水、孤岛化与破碎化[1]。
1.2 空间理性不足——重形态轻结构
传统的城市绿地建设一直以来较为关注“绿心”、“绿轴”等形象表征以及环境景观的精细塑造,侧重形式的视觉意义,而非基于结构的科学理性。城市绿地生态空间的布局被动地服从于建设空间布局,几乎为居住、工业、商业、道路等用地确立之后的修缮与细化,且长期处于高人工干预状态,违背了自然演替规律,阻碍了生态效益发挥,甚至对区域生态格局造成不良影响。
1.3 价值标准单一——重指标轻效益
受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三大指标的引导,传统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过分地追求绿量,而非基于立体多维的价值衡量体系,实难引导形成系统高效的生态空间体系。因此,在关注绿地数据指标的同时,还需重视其生态过程,确保相同绿地指标下其生态效益以及整体综合效能的增长,促进生态与城市发展的互惠共赢。
1.4 就城市论城市——重城内轻城外
长期以来,城市内部的绿地系统因作为城市环境形象与社会游憩的空间载体而备受关注,且逐渐形成了包含公园绿地、防护绿地以及附属绿地在内的成熟、独立的空间体系,在景观形象的塑造上取得成效。
然而,因城市外向蔓延而导致不断退化的城郊生态系统以及更为广泛的乡村生态环境却被忽略,极少有人问津,致使本为同一本源且不断进行着交换、传输与补给的城内与城外生命系统形成了割裂。
1.5 就绿地论绿地——重界定轻关联
日益健全的城乡建设与土地资源管理体系,明晰了各类土地用途与各类控制线的划定,确立了土地空间管控制度。然而,在为土地资源的有序利用提供有效管理手段的同时,它却从另一层面上淡化了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割裂了生产、生活与生态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忽略了绿地生态作为动态系统在各类空间之间可以发挥的关联作用。
二、理念及路径
对于生态空间及其效益的认知局限,源自于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悖论,其本质上反映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与生存、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打破这一悖论,前提是要重塑一种引导城镇化“绿色”转型的生态与城市相融合的全新发展理念。
2.1思想理念:“生态融城”
“生态融城”关键强调一个“融”字。基于我国数千年传统的山水自然观与“天人合一”哲学观,这一富有生态哲理的词汇,蕴含着“包容”、“溶解”及“交融”之意,它从思想、功能以及空间三个层面描绘了人与自然互为睦邻、城市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