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0|浏览:7314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
从来没有一个词像元宇宙一样虚无缥缈,但被如此热烈的追捧。
元宇宙不同于以前的科技概念。在过去,科技界的一个概念至少是具体的,比如区块链、5G”、“3D打印”......
但元宇宙并非如此,它虚幻缥缈,错综复杂,就像浑元形意拳。
元宇宙是一个篮子,什么都可以装进去。
在不同的版本中,我看到元宇宙至少需要集成以下技术——
“VR、AR区块链,5G云计算,数字双胞胎,人工智能,NFT、边缘计算......甚至还有脑机接口。
是的,今天的元宇宙不再是科技词汇,而是科幻词汇。
在Facebook宣布将公司名称改为Meta之后,这种对元宇宙的吹捧和炒作达到了顶峰,这种盛况比几年前吹捧区块链更糟糕。
我真的受不了了。我必须给它泼一盆冷水。
在我看来,元宇宙是一个美丽的气泡。
我不仅这么说,我还证明它只是一个漂亮的泡泡——
一、
元宇宙为何如此火?
毫无疑问,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可或缺的Facebook推波助澜。
这两年Facebook的确是内忧外患,面临着隐私、监管等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局面。扎克伯克需要通过一个新的故事来激发公司低落的士气。毕竟卖广告不酷。
当然,我们不能把小扎的蓝图完全归结为营销噱头,但他描述的丰满未来在现实面前极其骨感。
很讽刺的是-
就在小扎在Connect会议描述了元宇宙美丽蓝图演讲的当天。Oculus 的顾问CTO约翰卡马克在同一次会议上硬生生地拆除了小扎的舞台,直接与当地老板反调。
在知道卡马克说了什么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他的话为什么重要。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这个传奇大神——他可能是这个星球技术上最了解元宇宙的人,甚至没有一个,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位在游戏界神一样的男人:
他年仅22岁就自己开发了世界上第一款3D游戏-德军总部之后几乎单枪匹马领导只有13人ID Software公司开发了《毁灭战士》和《雷神之锤》。
开发这些游戏的引擎是行业3D游戏引擎的鼻祖是他带领游戏进入3D多年来,英伟达用《毁灭战士》的游戏表现来测试新一代显卡的性能。
大神最受业界称赞的举动是开源这个引擎很多玩家熟悉的热门游戏,比如《半条命》,都是用这个引擎开发的。
2013年,大神卡马克加入Oculus团队,任CTO在过去的八年里,他作为Oculus技术领导带领团队开发了许多VR头盔项目。
可以说,在Oculus没有人会比卡马克更了解元宇宙所需的技术。
那么他是如何说的呢?
以下是他演讲中的一些原话——
1.“我认为Metaverse它是太空人架构师的产品,太空人架构师只想从最高层面夸夸其谈,不在乎GPU具体结构、网络、流媒体等具体实施细节。
2.我的担心是,我们可能会投入几年和几千人,但我们最终得到的是一些对今天人们实际使用设备和硬件没有太大贡献的东西。
3.人们很容易做一些有趣的概念技术,但是如果不能长期被大量的人使用,也许这些所谓的新技术并不重要。
4.“《Horizon World》(Facebook旗下的一款VR社交产品)是一种可以明确判断的产品,比如有多少人在用,用户在里面做什么,商业表现如何等。Horizon和我们想看到的Metaverse还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我们只能实时聊天14人,甚至离50人很远。-六十个人的走廊式聊天还很远。
5.对许多人来说,即使VR设备0元的白送也许也没什么帮助,我们的数据显示,有很多Quest实际上,设备已经被用户束之高阁,他们是流失用户,但是手机用户不会,每个人都要使用手机。
翻译这些话是-
小扎,快别说了TM吹牛,都被你吹到天上去了,我们现阶段做的这个玩法到底怎么样你心里没点B数吗?
少TM废话,我们脚踏实地地拿出硬核的表现数据是真的!”
没错,一线听得见炮声的技术大神卡马克认为——元宇宙,我们还没准备好!
更残酷的事实是——
卡马克所在Oculus公认消费级VR没有一家是头显领域技术最先进的公司。
二、
关于元宇宙的硬件,我们进行简单的逻辑思考
从PC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过程中,由于手机足够方便,移动在线时间显著增加。
也就是说,移动互联网繁荣的前提是足够的用户时间。
为了进一步提高元宇宙的在线时间,为数不多的路径是随时随地在线。为了随时随地在线,设备必须像正常眼镜一样轻(至少不能比现在的日常眼镜重太多)。
那么现在普通眼镜的重量是多少呢?
答案是20-50克不等。
所以现在最好的VR眼镜Oculus Quest二是多重?
答案是503克。
现在最好的AR眼镜微软的HoloLens二是多重?
答案是566克。
因此,这种巨大的差异决定了元宇宙在硬件层面上是一条非常漫长的道路。
有人说,你之前说过,技术会指数级进步!
注意:指数级进步的前提是信息世界而不是原子世界:
电池行业没有摩尔定理,否则特斯拉早就是白菜价了;
镜头领域也没有跨越式发展,否则今天的手机早就把摄像头做平了。
是的,突破物理极限比突破计算能力极限更难。
更难的是,我们不仅可以降低设备的目标,还需要在重量、计算能力、视角、分辨率、刷新率、续航等领域同步大幅度提高。这种叠加难度是指数级的。
所以不要扯那些没用的东西!
首先,将现阶段头部显示的90赫兹改为120赫兹,视角从100度提高到150度,价格降低到1000元以内,重量降低到200克,分辨率提高到单眼4K把续航时间从2小时提高到5小时,把用户时间从现在的几分钟提高到1小时,可以吗?
到底行不行?
不行就甭TM吹牛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