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18|浏览:428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
在分析智能合同的约束力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法律合同的约束力。法律约束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签订合同的参与者有明确的合同意向表达例如,如果在酒桌上吹牛,就很难作为合同。合同应该与日常对话和文本有明确的区别,这也是书面合同在这方面更容易减少误解的原因。另一方面,公共权力提供了这样的司法执行体系当合同无法正常履行时,可以寻求公权力的裁决。
如果一个国家的司法体系相当于一个通过自然语言定义规则的操作系统,那么合同就是在这个操作系统上用自然语言写的程序。自然语言的解释和执行当然是人脑做的,但是由于自然语言的不严谨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何保证执行结果的确定性?如何防止执行者作弊?这两个问题是司法体系几千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切换到智能合同,由于图灵机的特点,很容易保证程序执行结果的确定性。关键问题是如何防止作弊,如何证明程序执行的结果没有被篡改?
程序执行结果的可信度取决于控制程序执行硬件的组织或个人的可信度。目前,银行或互联网应用等软件系统只能以信任组织的方式信任程序运行结果。也就是说,约束力是单方面的,最终用户受到程序的约束,但服务提供者几乎不受程序的约束。如果用户对结果有异议,只能诉诸其他手段,比如司法,或者前段时间某交易所用户去公司门口拉横幅抗议。
如果程序可以在不同组织或个人掌握的硬件上重复验证,是否可以消除这种信任依赖?同时实现对双方的约束?这在司法体系中也是如此,比如一审、二审、终审等机制,但是司法体系的实施成本太高,有争议才重复验证,次数有限。但是计算机程序的成本低很多,可以大规模重复验证。
如果只有验证能力,实际上不能产生约束力,需要强制执行能力。如果双方争议的目标可以由程序直接操作,也可以实现验证和执行。在这一点上,区块链通过定义数字资产和经济体系来保证执行能力。
虽然计算机重复验证的成本远低于人肉,但如果每笔交易都需要重复验证和执行,成本就会更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区块链。 TPS (每秒交易数) 问题。为什么法院执行效率这么低,没有成为现实社会交易的瓶颈?区块链目前的做法相当于法院掌握了所有人的资产和合同执行的细节,每次合同执行都是通过法院进行的,当然会成为瓶颈。
现实中,大多数合同没有分歧或争议,不需要法院裁决,法院也不需要知道细节。只有当有争议时,法院才需要裁决。此时,双方可以提交相关证据。这个机制可以搬到链上吗?这是区块链二楼(Layer2)网络试图实现的目标。关键问题是,没有链上的重复验证,如何产生链下的合同约束力?
以太坊社区"反事实"概念引入区块链,提出反事实状态通道(Counterfactual state channel),试图总结一个通用的区块链二层设计原则。"反事实"在法律体系中"反事实"意思差不多。法律合同本身的约束力主要来源于这种反事实推理。合同一方违反合同的,另一方可以通过司法机构强制执行。交易双方最好的策略是忠实执行合同,所以合同有约束力。同样,如果一个智能合同没有在链上执行,但是如果有分歧,任何一方都可以在链上执行,也会产生约束力。
理论上,这样可以支持无限 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