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4|浏览:180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
何小虎从陕北农家的后生变成了航天工匠,他一路走来全靠拼搏和坚持。在2010年大学毕业后,他实现了自己加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的梦想。一开始,他就被老师傅曹化桥的精湛技艺所震撼:曹化桥能够在直径一尺多的部件上钻出2000多个不同的小孔,其中最小的直径只有0.12毫米。
何小虎对学习艺术充满渴望。他每天都在进行机械加工,进行钻、削、锉和磨砺工作。有时一个动作要重复几百遍,但何小虎从不觉得累。
在2016年,公司接到一项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零件的加工任务,要求非常高精度。经过几次的尝试,只有20%的加工能够合格,这严重影响了产品的交付进度。何小虎主动请缨说:“我能试一试吗?”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他一直思考着解决方案,有时晚上甚至梦到了答案。最终,他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极限加工稳定性控制法”和“首件标定参数法”,这些新概念改变了原来的加工思路和方法。第一批产品试加工的合格率达到了100%,效率提高了4倍。很快,这些新概念也被引入到其他精密加工任务中,每年能够节约数百万元的成本。
何小虎也创造了一些技术方法,比如“微小孔高效加工法”和“以车代铣,以车代磨”,这些方法在非精密环境下也能够达到精密加工的效果,共攻克了75个技术难题。
多年来,何小虎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他获得了多个奖项和荣誉。但他最自豪的是参与了一系列航天任务,比如“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和空间站建设。他用百分之百的努力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微不足道的贡献。
如今,36岁的何小虎已经成为公司里最年轻的技术协同导师。他的徒弟大多是95后和00后。何小虎常常告诫他们,即使是在零件上看不见的小毛刺也必须清理干净,因为任何疏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他总是告诉他们,“成功只差一点点的失败,失败只差一点点的成功。”
多年来,何小虎一直要求自己保持专注、磨砺和沉潜。在采访中,他始终强调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数控车工,他只是努力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