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31|浏览:8054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
一、加密货币
首先,加密货币的范围最小,包含在数字货币或者虚拟货币之中。例如我们可以说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虚拟货币,但是不能说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就是比特币那一类货币。
更进一步说,只有基于区块链技术(包含密码学、加密算法)的货币,才能叫做加密货币。所以加密货币是专门为比特币、以太坊,以及一大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货币准备的词语。
二、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顾名思义,只要是采用数字技术打造的货币,都可以称之为数字货币。更好用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币汇”。
比如游戏中的金币、腾讯的Q币,还是前面提到的比特币,都是数字货币。但是反过来说,Q币肯定不是加密货币,因为它并不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
三、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则是相对于实体货币而言的,看不见摸不到的货币都可以称之为虚拟货币。理论上说它的范围币数字货币更大,比如我们写小说,画漫画里虚构的一种货币,可以称之为虚拟货币,可能因为该文学、影视作品的受欢迎,也具有某种价值,但它并不是数字货币或者加密货币。
综上,确切的说币圈里的新闻一般更准确的描述大都应该用“加密货币”这个词语。而判断是不是加密货币,一般的依据就是看它是不是采用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思想。有时候我们看到某些传统企业也发行一种某某币,宣布进军区块链行业,但如果这种币并不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那么它就是假的虚拟货币
另外,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新闻说某某国家央行计划发行国家层面的数字货币,这个“数字货币”用词就很准确,因为央行发行的非实体货币,基本都是中心化的,由国家完全掌控的货币,它们与比特币这类采用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货币是不同的。
代币:直接发行、配额“内定”
数月以来话题不断的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简称,意为:首次代币发行。代币、发行、发币……这些字眼总能让人联想到这种融资效率超高的方式
币圈对代币的理解相对简单粗暴:通过智能合约发行,遵循ERC20规则;没有自己主网的公链;大部分项目没有落地。
与比特币这类加密货币不同的是,代币由项目方在区块链网络上直接发行。而且,代币分配的数量往往“内定”好了,比如多少比例的代币分配给开发者,多少用于运营等方面。
生成代币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本身只是一串代码,网上甚至有专门的生成工具,熟练的话,10分钟就可以创建一个代币。因此,代币本身并不具备任何价值,而是由发行方的商业模式决定其价值。
有个极简单的办法可以轻松分辨代币:在CoinMarketCap网站上搜索相关加密货币代码,比如EOS。如果搜索结果显示为Token,说明它是代币。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Token的中文译法,目前有两种声音。
一种正是上文所提“代币”,
另一种称呼主要由业内大佬提出——“通证”。
例如,“区块链大本营”在今年1月分享了CSDN 副总裁孟岩与元道先生的对话。孟岩说道:“货币即权力,货币即政治,货币权力必须属于国家。所以 token代什么都容易,就是代货币难,没有国家的授权和支持,所谓’代币’只是自欺欺人”,并对“通证”下了一个定义: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
从字面上来看,“代币”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在区块链上发币就是为了挑战货币主权。但Token不是货币,更无法替代货币。因此,代表权益证明的“通证”是一种更为准确、可持续的说法。
通证 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定义“通证”:区块链网络上的一种记账方式,由密码学加持,在该网络上可以自由流通。通证最核心的一点,是在生态构建过程中起到激励的作用。
有的通证进入了二级市场,可以进行交易,比如EOS、TRON等。但不是所有通证都可进行交易,比如迅雷的链克,网易星球的黑钻等。
“通证”和“代币”两种说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脚踏实地,在于企业发行怎样的通证,怎样设计商业逻辑,怎样激励普通用户参与使用,以及怎样与实体经济相结合。
总结:链圈、币圈、监管部门暂未达成统一的概念标准
1虚货币包含比特币一类和中心化的Q币等;
2币圈公认数字货币=加密货币,两者没有明确界限;
3国内外主流媒体在报道中使用“加密货币”居多;
4国内权威机构习惯称比特币等为“虚拟货币”;
5Token可译为“代币”或“通证”,但从长远看,后者的更准确。